放棄扶養父母可以嗎?律師解析法律申請流程與條件

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

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

放棄扶養父母可以嗎?律師解析法律申請流程與條件

在華人社會中,「扶養父母」被視為子女的天職與法律義務。然而,若父母長期遺棄、虐待、或對子女毫無撫養之情,是否有可能依法放棄扶養義務?
這是許多民眾在尋求法律諮詢時常見的疑問。
本文將由專業台北律師為你解析:放棄扶養父母是否可行、法律條件為何、該如何提出申請,以及法院實務上如何判定。

 

一、扶養義務的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第1114條規定:「直系血親相互間,有扶養之義務。」
也就是說,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扶養是雙向的。
子女成年後,若父母無法維持生活,依法應盡扶養責任;相對地,父母若在子女未成年時未盡撫養之責,也可能喪失請求扶養的權利。

不過,「扶養義務」並非絕對。若父母過去存在重大過失或惡意遺棄行為,子女可依法主張免除或減輕義務。

 

二、什麼情況下可以放棄扶養父母?

 

在台灣,並沒有明文規定「放棄扶養父母」的簡易行政程序,但可透過法院申請「免除扶養義務」。
法院通常會審酌以下情形:

1.父母未盡撫養義務
例如長期遺棄、未支付生活費、未提供教育與照顧。

2.父母對子女有虐待、暴力或嚴重侮辱行為
若曾造成身心重大傷害,法院可能認定其失去被扶養的資格。

3.父母行為不檢或犯罪
若父母涉及重大犯罪(如家庭暴力、性侵害等),法院會視情節決定是否免除子女義務。

4.特殊情況
包含長期失聯、精神疾病未治療且拒絕溝通等,均可作為法院考量因素。

由此可見,「申請放棄扶養父母」必須具備充分事證,並經法院審理認定,並非僅憑個人意願即可成立。

 

三、申請免除扶養義務的法律流程

 

若你認為有正當理由免除扶養,可依下列程序辦理:

1. 準備文件
包含身分證明、家庭關係證明、過往虐待或遺棄的證據(如報案紀錄、醫療證明、照片、證人陳述等)。

2. 尋求法律協助
建議先進行法律諮詢,由律師評估案件成立的可能性與策略。

3. 向法院提出聲請
由律師代為撰寫「免除扶養義務之聲請書」,向父母戶籍所在地之地方法院遞交。

4. 法院審理
法院會要求雙方陳述意見,並依證據判定是否免除、減輕或維持扶養義務。

5. 判決與生效
若判決免除成立,子女即不再負法律上的扶養責任。

這是一項正式的民事程序,因此建議全程由專業台北律師協助處理,以確保資料完備、論述有力。

 

四、常見案例與法院見解

 

1.長期遺棄不照顧
父親自子女幼年起即未盡撫養責任,法院判決子女免除扶養義務。

2.家暴或虐待行為
父母長期施暴、造成子女心理創傷,法院認定其「喪失被扶養資格」。

3.未曾盡教育義務
若父母對子女毫無撫養、教育作為,法院多傾向認定扶養義務可免除。

法院強調:「扶養應建立在親情與責任上,若父母嚴重背離倫理義務,即喪失被扶養之正當性。」

 

五、放棄扶養的法律效果與限制

 

即使法院裁定免除扶養義務,仍有幾項重點需注意:

• 免除僅針對該父母有效,若雙親僅一方有過失,另一方仍保有扶養請求權。
• 若父母日後改善關係、主動扶養子女,法院得視情況恢復其被扶養權。
• 若父母為重大傷病或精神障礙者,法院通常會更審慎評估人道面。

因此,法律並非鼓勵放棄親情,而是在極端不公義情況下提供救濟。

 

六、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專業協助扶養爭議與家庭訴訟

 

面對親情與法律交織的敏感議題,專業律師的協助尤為重要。
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擁有豐富的家庭法與民事訴訟經驗,能協助當事人釐清法律依據、整理證據並撰寫聲請書,確保程序合法與權益完整。
無論是家庭暴力、遺棄爭議或扶養糾紛,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都以專業與同理心協助當事人找到最合適的法律解決方案。
選擇華亞協和法律事務所,就是選擇專業與安心的法律夥伴。

 

七、結語:法律是最後的保護,不是逃避責任的藉口

 

「放棄扶養」並非鼓勵親子決裂,而是在父母失職或嚴重侵害子女權益時,提供一條正當的法律途徑。
若你正陷入道德與法律兩難之間,建議尋求專業法律諮詢,讓台北律師評估是否具備免除條件。
法律最終的目的,是恢復公平與尊嚴,讓每個人都能在理性的制度下重新獲得平衡與保護。

 
更多介紹

額外資訊

您的信任,是我們的責任